处已经过暑去了 天气也渐渐凉爽了下来
立秋之后 有些妈妈开始给宝宝进补了 上顿鸡汤 下顿猪蹄汤 那叫一个顿顿大餐 到底要不要给宝宝“秋补”呢? 应该如何补? 今天小方就来说一说“秋补”的事儿
秋补又被称为“贴秋膘”,主要起源于北京、河北一带的一种习俗。
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,防御严寒的手段也不足,冬天需要更多的脂肪来帮助抵御严寒,因此人们会在秋季进补,尤其是肉类。
但是我们现在,冬天有暖气空调,而且食物丰富,也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脂肪来帮助对抗冬天的寒冷和饥饿,因此也就无需“秋补”了。
中医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认为夏季由于天气炎热,没有食欲,导致进食量少需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弥补夏季的身体亏损。
在炎热的夏季,宝宝可能由于食欲降低,造成短暂的体重下降或者增长缓慢,但通常情况下,宝宝都可以进行自我调节,这段时间吃的少,过段时间又吃的很多了。
所以宝妈们只需要为宝宝提供合理均衡的饮食,就不用过多担心啦。而且一定不可以盲目补充,以免宝宝消化不良甚至诱发肥胖。
对于宝宝来说,合理和均衡的饮食最重要,保证足量营养的摄入,维持正常生长发育,同时也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,减少生病。
▼
#以优质蛋白食物为主#
秋季宝宝的饮食方面,以优质蛋白食物为主,可以考虑选择鱼、虾、肉、豆制品等。
鱼禽蛋和瘦肉能够为宝宝提供优质的蛋白质,更加适合人体需要,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,同时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、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,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对于刚刚添加辅食的宝宝,肉类还含有较高的铁,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。
但是动物性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,过度摄入可能引起肥胖,同时过多的蛋白质摄入,也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。
▼
#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#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同时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,可以预防宝宝便秘的发生。另外,蔬菜也是钙的重要来源。
很多宝宝可能表现的不喜欢吃蔬菜,可以用蔬菜和其他食物进行搭配,做成彩色餐盘,或者做成卡通造型,从而促进宝宝食欲。
有的宝宝不喜欢吃水果,妈妈就用果汁替代,但是小方一再强调了,果汁不能代替水果,其中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,同时还含有较多的糖,可能增加肥胖和龋齿的发病风险。另外,1岁以下的宝宝是禁止喝果汁的。
▼
#加入全谷类食物#
精米白面经过精加工后,营养价值较低,而全谷类食物保留了整粒谷物的营养价值,比如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等。
我们常见的全谷类食物有糙米、黑米、燕麦、小米和全麦粉等。另外,杂豆也是很好的作为粗粮的食材,比如红豆、绿豆、花豆等。
但是要注意的是,全谷类食物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,否则还可能影响矿物质的吸收。
▼
#保证足量的奶或其制品#
有人说由于夏天出汗较多,在秋季应多补钙。实际上,只要宝宝每天奶量充足,是无需补钙的。
1-2岁宝宝,奶量维持在500ml,2-5岁奶量在300-400ml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,如酸奶、奶酪等,再加上辅食中的钙,足可以满足身体需要。
另外,由于日晒产生的维生素D无法评估,因此,也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。
▼
#补充足够的水分#
秋季比较干燥,应注意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。6个月以内的宝宝,无论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,都无需额外补充水分。
6个月以后如果你想给宝宝喝水,可以每天给他120-180ml的水,因为宝宝在添加辅食的时候,在辅食中也可以得到水。
小方再强调一下,不要为了让宝宝补水,而给宝宝喝果汁或者含糖饮料,这些对宝宝的健康都是不利的。白开水才是宝宝最好的选择。
|